DEI是甚麼?如何落地實踐?以聘僱外籍移工為例

興通國際編輯部

2024-09-24更新

DEI是甚麼?如何落地實踐?以聘僱外籍移工為例

DEI是甚麼?如何落地實踐?以聘僱外籍移工為例
移工仲介

# 移工仲介

DEI是什麼?對企業有什麼好處?又要如何落地實踐?在台灣因人口老化及少子化導致嚴重大缺工的今天,企業以引進外籍移工作為補足勞動力缺口的解方。DEI對在台灣工作的外籍移工有什麼影響?聘僱外籍移工的企業要如何因應?本文將一次帶您看懂並知道如何落地實踐,讓廣大聘僱外籍移工的企業了解其益處,再告訴您聘僱、任用及管理外籍移工實踐DEI達成永續留才該找誰! DEI已成為評斷一家公司在勞工人權表現的重要指標,做得好,能替雇主品牌大大加分。以前DEI它是加分項,但現在,它成為必備項,原因之一就是,大家都在搶人。

一、DEI是什麼?DEI對企業有什麼好處?

DEI是什麼?

什麼是 DEI 呢?事實上,DEI 是由三個小概念所組成,全稱為「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中文可以翻譯作「多元、公平與共融」。

概念一、多元(Diversity)強調員工背景、特質的多樣性,應該盡可能廣泛,員工多樣性的背景可以包括,但不限於種族、語言、宗教、婚姻、性別、年齡、種族、性取向、身體能力等等。這個概念關注「誰是員工」。

概念二、公平(Equity)指的是每個人在組織內,都要擁有公平的待遇、機會和晉升可能,即讓所有人都有相應發揮才能的機會。此概念特別關注「如何對待多元的員工」。

概念三、共融(包容)(Inclusion)的概念為「如何尊重、接納多元的員工」,公司可以透過各種方式,甚至是創造接納多元觀點的企業文化,進而打造友善的環境,鼓勵不同背景、特質的員工,表達不同視角的看法。

DEI的核心概念是一種職場文化概念,意指讓不同背景的員工,都能在職場上受到接納與支持,進而使所有人都能自由提出意見、充分發揮自身能力。

DEI與常見永續關鍵字

項目DEISDGsCSRESG
中文全名多元
公平
共融(包容)
永續
發展
目標
企業
社會
責任
環境保護
社會責任
公司治理
英文全名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
歷史起源2010年代初期開始,許多國際企業積極倡導2015年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中提出 1923年美國學者Oliver Sheldon提出 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提出

DEI與ESG及SDGs的關係

DEI與ESG及SDGs的關係

DEI對企業的好處

好處一:增加人才吸引力,提升員工滿意度,留住人才,降低離職率。

好處二:創造職場幸福感,提升工作表現,提高企業競爭力。

好處三:提升決策品質,創造績效成長,增加企業獲利。

好處四:符合ESG、國際供應鏈人權規範(RBA、BSCI及SA8000)等永續重要指標。

DEI 表現良好的企業,不僅能留住現有優秀員工外,還能透過員工吸引到更多在乎 DEI 的潛在人才。

擁有多元背景的員工,可以產出多個截然不同的觀點,並進行討論、腦力激盪,讓員工在發想或執行任務時更加靈活。

對於 DEI 沒有認知的企業,可能會無意識地因偏見,對不同背景的員工產生侵犯或有傷害性的行為,使員工失去安全感、感覺不被尊重;相反地,認真做 DEI 的企業,則能消除有傷害性的行為、提供員工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

受到公司信任的員工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感,進而有更高的使命感,能夠更有動力、快樂的工作。

二、DEI如何落地實踐?

多元與公平的訴求是植基於共融的基礎上。而共融的第一要務是溝通,如何讓企業朝向擬定的DEI職場文化前進,由上至下對DEI的認識與了解,是需要透過一系列有系統的方法去溝通,才能達到整體的一致的共識。所以,DEI如何落地實踐首先是要從觀念溝通上做起。

以前因為人口紅利高,勞動力的供給大於需求,求才方不會珍惜,也不需要珍惜,就有源源不絕又便宜的人力。所以,面對此重大轉變,價值觀念的調整是首要之重。

領導管理階層的共融認知與實踐

具有決策權的領導或管理階層是否具有共融的認知,是影響企業推動DEI的關鍵,可採取的作法有下:

其一是無意識偏見的認識,自己要能承認無意識偏見的存在,方可減少,甚至消弭它的可能。我們常會有無意識的譴詞用語等,會不自覺的冒犯別人,或是一些肢體語言也是。

其二是將共融認知與實踐的效果與績效結合,加強其具體化、列入績效評估,由領導階層有意識地實踐共融、樹立榜樣。

各代表職位的多元性增加

增加領導階層(例如:董事會、高階主管、一線管理人員等)的組成多元性及升遷管道。讓各種聲音(包括但不限於性別、國籍、種族及語言等)均能夠被聽見,提升員工安定感,進而提升職場韌性。

制定SOP為依循,公開透明、人人有機會

白紙黑字並經公司正式發行的有關DEI文件,能讓員工相信公司是玩真的。也能讓員工感受到「獲得機會的公平感」,這是留住且培育多元化人才的關鍵。

積極處理職場偏見及歧視問題

了解各種形式的偏見及歧視的侵犯程度,能夠識別、揭露及解決。 零容忍政策的落實,對受害者完整支持、對加害者懲處,並確保政策的貫徹落實。

培養具歸屬感的企業文化

建立平等開放的文化,讓員工充分發揮各自獨特的能力,不用擔心會有不利益的對待。藉由此正向循環,讓多元人才感受到被重視,更認真的投入工作中,進而對企業產生高度歸屬感。

三、聘僱、任用及管理外籍移工,如何落地實踐DEI?

現行法令及常見規範的遵守程度Check List

法律的遵守是最基本的要求,有關DEI涉及的法律及常見規範遵守程度點檢是聘僱、任用及管理外籍移工時,首先應先邁出的第一步。常見企業依法應提供的權利未依法給足,但其他福利卻又多給予,似有本末倒置之情形。故臚列現行有關法令及常見規範以為點檢依據。

項目法令依據常見違反樣態類別
1性別平等工作法未允許外籍女性員工無須具備任何證明即得申請生理假公平
2發現移工懷孕時,想方設法讓其無法繼續工作下去公平
3未提供外籍移工育嬰留停政策,或未提供其了解語言之資訊公平
4是否對於申請性平措施之外籍移工,給予不利益對待公平
5就業服務法保管移工證件,防其失聯,雖然移工有簽署同意文件公平
6以證件保管之名簽署同意,行控制其攜證失聯之虞 公平
7多元的膳食選擇提供,包括移工自理共融
8刻意區分本外籍員工,如活動參與、會議參加及福利事項等共融
9未完全落實與外籍移工簽訂之契約,如膳宿扣款,期滿返回國交通費等 公平
10 勞動基準法強迫移工儲蓄,以為履約擔保公平
11 懲戒或解雇程序本外籍員工不一,有差別待遇 公平
12 以扣薪為懲戒之處份手段 公平
13藉由給予加班工時多寡,行獎勵聽話與否者;並以此為續聘評估依據 公平
14對因公傷致殘之外籍移工,藉契約期滿之名行解約之實公平
15 對外籍移工無論其工作能力及績效表現如何,均以基本工資敘薪公平
16企業社會人權規範聘僱之移工背負高額債務,導致其勞動自主性受到約束 公平
17未限制並提供外籍移工宗教信仰空間及時間多元
18指定或限制住所,並限制外出時間及次數,限制外宿公平
19其他工作及生活環境,提供外籍移工在語言落差上的支持多元
20單獨為外籍移工不得不辦的活動,已經不適合新世代的外籍移工的需求共融
21讓外籍移工自主決定加入工會與否之措施共融
22其他

辨識並打破家父長式的管理思維及無意識的偏見與歧視

面對來自東南亞的外籍移工,雇主(或其代理人,包括但不限於人資主管、用人單位主管或移工仲介等)常以外籍移工來自經濟上較我們落後的國家,而以高人一等的身分自居。常無意識的以「我這麼做是為你(妳)好?」來合理化其採取管制手段及漠視人權的作法,包括但不限於保管證件、強迫儲蓄、門禁、膳食選擇、限定居所等作為。

所以,首先我們要承認企業中有無意識偏見及歧視的存在,自此開始才有可能認真去辨識隱藏在企業中的無形力量,進而將其找出並修正調整之。否則,常會造成口號式的宣傳,像煙火一樣,放過了就沒了。

實施不受債務約束的聘僱

說白話一點就是:外籍移工不需因為跨國工作而去支付相關衍生的費用,常見的有:國外仲介費、國外辦件規費、來台交通費(包括陸海空運)、國內仲介服務費、國內辦件規費等。因為前揭費用在外籍移工居住當地而言為一不小的費用,外籍移工們不能也無法獨立支付此龐大費用。要不是向親友募集、或是透過非正規管道借貸,因為外籍移工們無法通過正規金融機構的融資授信評比。

或許,大多數外籍移工來台工作後,可以將此債務還清。但是,在償還期間,外籍移工們因受此債務約束,而無法真正擁有決定勞動與否的權利,一心只想多加班還債,甚至面對雇主不合理或違法的工作要求,外籍移工們都只能默默承受。更何況,因跨國就業資訊的獲得的不對稱性,更加大了前揭債務的額度,讓外籍移工們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償還債務。

許多常見的企業社會責任規範中(ex:RBA、BSCI及SA8000等)就要求,外籍移工跨國就業零付費,而該費用應由雇主來支付。如此才可讓外籍移工免於債務約束中的勞動,進而從約束中釋放出來,就其勞動的貢獻,相信對企業而言,其效益絕對高於為其支付的費用。更何況,企業對資訊的獲得能力,絕對高於外籍移工甚多,談判能力亦同,故其支出的費用也就相對合理。只要外籍移工續聘一次,工作期間超過6年以上者,所節省的招募、訓練等費用更是可觀。

提供友善的語言環境或協助門檻的跨越

外籍移工跨國工作首先面臨的難題就是語言,所以外籍移工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都需要花時間去學習,在還搞不清楚狀況前,外籍移工們面對陌生環境是何其孤單與無助。在外籍移工融入台灣社會前,企業們如何協助外籍移工,也是一種公平(EQUITY)的作為呈現,因為語言是外籍移工們的跨國就業的障礙,跨過此障礙,其才能有公平的機會來表現其工作能力。

1.工作環境中及各項生產設備說明所揭露的語言:

  • 因此部分事涉生產效率,大部分企業都較沒甚麼問題。

2.就醫時,交通、掛診與問診需求中語言的障礙:

  • 如何透過資通訊科技(如Line)來協助是目前可行的解方之一,事先提供具外籍移工母國語言的書面資訊亦可有所幫助。

3.涉訟與非訟事件處理時,交通、律法與語言的障礙:

  • 外籍移工長期在台灣社會工作生活,就免不了有關涉訟與非訟事件需要處理,除透過資通訊科技協助語言障礙外,能責付專責單位協處,例如有諮詢輔導人力與外籍移工對口,不論自設或外包。

4.廠區內商店或合作社的消費環境語言的障礙改善:

  • 一張雙語(或多語)的產品說明標籤,會讓外籍移工在消費時降低門檻,提升消費意願,進而獲得生活上的滿足,也會提升其工作的表現。

住宿及膳食的選擇自由

為了方便管理一群來自與我們不同文不同種的外籍移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是集中化在企業所提供的宿舍,上下班時同進同出,吃飯一起,睡覺一起,外出管制。這是幾十年前,台灣剛開放外籍移工引進時,所採取的軍事化管理模式,早已不符合現在的趨勢了。

1.外籍移工有自主決定居住地方的選擇:

  • 當公司基於照顧外籍員工而提供統一的宿舍時,宿舍提供的服務讓外籍員工覺得比自己在外自行租屋較佳時,外籍員工為何不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呢? 或者,在公司提供的宿舍內,也有不一樣的選擇,如每間寢室人數多寡、自購設備的使用等,畢竟下班後,能有個人隱私的空間,未嘗不是另一種彈性。

2.外籍移工有自主決定用餐來源的選擇:

  • 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想吃自己喜歡的食物,強制統一吃大鍋飯的時代已不復存在。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伙食,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所以綜上所述,膳食與住宿的提供與選擇開放時,提醒也要一併檢討企業與外籍移工所簽署之勞動契約及外國人來台工作費用切結書中關於膳宿提供及費用分攤的條文,勿有對外籍移工不利益之變更,致使企業有違反法規之虞。

打造讓每個外籍移工能無所畏懼地表達、參與及創造的 職場文化

企業常為外籍移工定期辦理許多活動,但是,常與本籍員工分開辦理,美其名為尊重其文化,實則是為本籍員工不要?還是主辦單位為了方便管理?還是有其他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此種作法,在在的顯示出,企業為做而做的心態,要的是表面的績效,實際上卻是徒增大家的困擾。

所以,不論公司舉辦活動的參與或是工作上的參與,能夠從外籍移工的立場去考量。思考如何做?能讓外籍移工們,可以無所顧忌的把想法或需求說出來,才能真正落實DEI。當然細節就看各企業的企業文化因時因地制宜囉。

四、無論是否聘僱外籍移工採取「移工就業零付費」,STIC 興通國際均能協助落地實踐外籍移工DEI

導入DEI讓外籍移工在友善的職場中為企業做出其最佳 貢獻

跨國競爭人才及人力,已經是台灣提振競爭力,不能再規避的解方。不論白領或藍領的外籍員工,都是台灣要與其他國家一起競爭的。所以,導入並落實DEI,讓外籍員工能夠真正歸屬於台灣社會,讓外籍移工在友善的職場中能發揮所長,能長期永續的為企業產生貢獻。

STIC興通國際有什麼優勢?

STIC興通國際專營「外籍移工就業零付費」,不同於坊間其他外籍移工仲介公司是以向外籍移工收取費用為主。所以,STIC興通國際專注在如何精進外籍移工引進流程,協助企業將所聘僱外籍移工融入職場中,非只是用過即丟的客工。讓外籍員工成為企業永續人才來源及組成的一部分。

一定要採取「移工就業零付費」STIC興通國際才能協助落地實踐外籍移工DEI?

是不需要的,就算是外籍移工是自己支付跨國就業所產生之費用來台灣工作的模式,STIC興通國際也可以協助落地實踐外籍移工DEI。因為,DEI的落地實踐是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落實的。當企業被客戶端要求「移工就業零付費」時,就必須要在既定時程內完善,短時間內,需要投入較多人力物力來改善處理;若是非「移工就業零付費」的話,因無客戶端的要求,則會有較充裕的時間來調整改善,STIC興通國際一樣能協助落地實踐外籍移工DEI。

我想了解移工就業零付費

分享至:

熱門文章

企業面對台灣可能落入「沒有移工可聘」的困境解析與因應
移工仲介

2024-10-15

企業面對台灣可能落入「沒有移工可聘」的困境解析與因應

國家發展委員會(下稱國發會)主任委員劉鏡清於今年八月召開之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首次會議後表示:「目前國內在人才上需求壓力很大,到2028年前缺口會達35萬,台灣只有15萬,因此要想辦法把20萬人吸引進來。」 在台灣以引進外籍移工作為因少子化而嚴重缺工解方的作法,可能面臨到嚴峻的挑戰。對內勞動力的提供從1979年(年滿45歲邁入中高齡)人口出生數約42萬人,到2009年(年滿15歲計入勞動力)的19萬;30年間,年出生人口數少掉23萬人,達一半以上。更甚者是2023年的出生人口只剩13.8萬,剩下不到1979年的三分之一。 對外的勞動力引進仍以藍領的外籍移工為主,從1989年正式開放引進,到2024年8月底已達79.9萬人,其中產業性移工約55.46萬人,社福性移工約24.46萬人。另外中階技術工作人數約2.8萬人,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士,即所謂白領人士,同時期在台人數約5萬人,還有為數8.8人之失聯在台尚未查獲離境之外籍移工。 從前項數字可以得知,台灣在外籍勞動力聘用時,倚重外籍移工之深及不平均。有資料估計,2038年東南亞人才就不會想出國工作,而台灣的估計是2035年,而以東南亞外籍移工為引進主力的台灣,是不是屆時就會面臨「沒有移工可聘」的困境。 本文將從企業面對台灣可能落入「沒有移工可聘」的困境切入分析,並提出因應建議及如何尋求外部力量協助落地實踐,確保企業人力(才)之永續。

外籍移工膳宿費用分攤沿革及常見實務作法解析與建議
移工仲介

2024-09-24

外籍移工膳宿費用分攤沿革及常見實務作法解析與建議

在萬物皆漲的今天,企業基於照顧義務所提供給外籍移工之膳食及住宿服務,已成為企業聘僱外籍移工時二次成本的重中之重。今天,讓我們從過往沿革面、法規面、政治面及永續經營面來解析探討之,並對企業提出建議,應該如何因應。 企業聘僱外籍移工的目的是要獲得其所貢獻的勞動力,讓勞動力來提升或完成企業製造的產品或提供服務的價值,但勞動力是附隨在外籍移工身上的;沒有身心健康的外籍移工,想必其所提供的勞動力品質一定也不會太好。所以,附隨的照顧服務義務便成為企業雇主們不得不提供的服務,並藉由此服務的提供來獲得較佳品質的勞動力,進而提升經營效率。 在現今嚴重缺工的當下,優於勞動契約的膳宿費用負擔分攤及膳宿自主彈性及多元選擇,對企業的招募品牌力絕對是有所助益的。藉此讓外籍移工在工作與生活間能夠平衡,且能夠續聘久用,並達到留才目的,進而促進外籍移工人力(才)永續的正向循環。 STIC興通國際專注於以「移工就業零付費」(即免於債務約束勞動,跨國就業費用由雇主負擔)為前提之跨國人力仲介服務,包括但不限於藍領外籍移工、中階技術人力及白領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等。在此領域有基於企業雇主立場設計的商業模式,讓企業在聘僱及照顧外籍移工方面符合ESG永續規範中S(社會責任)的要求,是企業在邁向永續經營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夥伴。

企業聘僱移工導入RBA規範時,常見困境與建議解方
移工仲介

2024-08-22

企業聘僱移工導入RBA規範時,常見困境與建議解方

緣自全球企業ESG永續浪潮的普及化,評估企業永續經營程度的焦點已由早期的獨尊環境保護減碳及使用綠電等,到現今的擴及企業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在台灣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關注又以外籍移工的招聘及照顧管理為重中之重。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位居製造關鍵位置及規模量體,在現今台灣少子化致勞動力不足影響下,招聘外籍移工已是企業基層人力來源的重要選項,而其附隨而來對外籍移工的照顧管理責任亦是企業相對於聘僱本籍勞工的新挑戰。國際品牌大廠或客戶要求台灣企業聘僱外籍移工時,不能讓外籍移工因受聘工作而付出費用,即「 移工就業零付費 」,並依據相關國際企業社會責任規範辦理並取得驗證,常見的有RBA、SA8000及BSCI等規範,其中又以**RBA規範最為常見**。 這是改變移工聘僱(包括招聘及生活照顧)方式的轉折點,從以前由移工支付全部跨國所產生之就業費用,到現要求由雇主(企業)負擔移工跨國就業費用。這個改變是從2003年的EICC1.0準則發布開始,直到今天才有的成果;若是從未接觸過企業要調整的話,是需要花一段轉換改變的時間過程,約需1至3年期間。因為符合RBA規範不只是費用的問題而已,還有領導與溝通及生活照顧上的不歧視及公平對待等。興通國際(STIC)透過專業分項收費及使用者付費之商業模式,搭配符合DEI的生活照顧(即宿舍管理),讓 貴公司能符合客戶要求又能達到企業永續目標、移工能安居樂業,及移工仲介專注服務三贏的目標。

最新文章

移工仲介

2024-10-15

企業面對台灣可能落入「沒有移工可聘」的困境解析與因應

國家發展委員會(下稱國發會)主任委員劉鏡清於今年八月召開之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首次會議後表示:「目前國內在人才上需求壓力很大,到2028年前缺口會達35萬,台灣只有15萬,因此要想辦法把20萬人吸引進來。」 在台灣以引進外籍移工作為因少子化而嚴重缺工解方的作法,可能面臨到嚴峻的挑戰。對內勞動力的提供從1979年(年滿45歲邁入中高齡)人口出生數約42萬人,到2009年(年滿15歲計入勞動力)的19萬;30年間,年出生人口數少掉23萬人,達一半以上。更甚者是2023年的出生人口只剩13.8萬,剩下不到1979年的三分之一。 對外的勞動力引進仍以藍領的外籍移工為主,從1989年正式開放引進,到2024年8月底已達79.9萬人,其中產業性移工約55.46萬人,社福性移工約24.46萬人。另外中階技術工作人數約2.8萬人,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士,即所謂白領人士,同時期在台人數約5萬人,還有為數8.8人之失聯在台尚未查獲離境之外籍移工。 從前項數字可以得知,台灣在外籍勞動力聘用時,倚重外籍移工之深及不平均。有資料估計,2038年東南亞人才就不會想出國工作,而台灣的估計是2035年,而以東南亞外籍移工為引進主力的台灣,是不是屆時就會面臨「沒有移工可聘」的困境。 本文將從企業面對台灣可能落入「沒有移工可聘」的困境切入分析,並提出因應建議及如何尋求外部力量協助落地實踐,確保企業人力(才)之永續。

移工仲介

2024-09-24

外籍移工膳宿費用分攤沿革及常見實務作法解析與建議

在萬物皆漲的今天,企業基於照顧義務所提供給外籍移工之膳食及住宿服務,已成為企業聘僱外籍移工時二次成本的重中之重。今天,讓我們從過往沿革面、法規面、政治面及永續經營面來解析探討之,並對企業提出建議,應該如何因應。 企業聘僱外籍移工的目的是要獲得其所貢獻的勞動力,讓勞動力來提升或完成企業製造的產品或提供服務的價值,但勞動力是附隨在外籍移工身上的;沒有身心健康的外籍移工,想必其所提供的勞動力品質一定也不會太好。所以,附隨的照顧服務義務便成為企業雇主們不得不提供的服務,並藉由此服務的提供來獲得較佳品質的勞動力,進而提升經營效率。 在現今嚴重缺工的當下,優於勞動契約的膳宿費用負擔分攤及膳宿自主彈性及多元選擇,對企業的招募品牌力絕對是有所助益的。藉此讓外籍移工在工作與生活間能夠平衡,且能夠續聘久用,並達到留才目的,進而促進外籍移工人力(才)永續的正向循環。 STIC興通國際專注於以「移工就業零付費」(即免於債務約束勞動,跨國就業費用由雇主負擔)為前提之跨國人力仲介服務,包括但不限於藍領外籍移工、中階技術人力及白領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等。在此領域有基於企業雇主立場設計的商業模式,讓企業在聘僱及照顧外籍移工方面符合ESG永續規範中S(社會責任)的要求,是企業在邁向永續經營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夥伴。

移工仲介

2024-08-22

企業聘僱移工導入RBA規範時,常見困境與建議解方

緣自全球企業ESG永續浪潮的普及化,評估企業永續經營程度的焦點已由早期的獨尊環境保護減碳及使用綠電等,到現今的擴及企業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在台灣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關注又以外籍移工的招聘及照顧管理為重中之重。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位居製造關鍵位置及規模量體,在現今台灣少子化致勞動力不足影響下,招聘外籍移工已是企業基層人力來源的重要選項,而其附隨而來對外籍移工的照顧管理責任亦是企業相對於聘僱本籍勞工的新挑戰。國際品牌大廠或客戶要求台灣企業聘僱外籍移工時,不能讓外籍移工因受聘工作而付出費用,即「 移工就業零付費 」,並依據相關國際企業社會責任規範辦理並取得驗證,常見的有RBA、SA8000及BSCI等規範,其中又以**RBA規範最為常見**。 這是改變移工聘僱(包括招聘及生活照顧)方式的轉折點,從以前由移工支付全部跨國所產生之就業費用,到現要求由雇主(企業)負擔移工跨國就業費用。這個改變是從2003年的EICC1.0準則發布開始,直到今天才有的成果;若是從未接觸過企業要調整的話,是需要花一段轉換改變的時間過程,約需1至3年期間。因為符合RBA規範不只是費用的問題而已,還有領導與溝通及生活照顧上的不歧視及公平對待等。興通國際(STIC)透過專業分項收費及使用者付費之商業模式,搭配符合DEI的生活照顧(即宿舍管理),讓 貴公司能符合客戶要求又能達到企業永續目標、移工能安居樂業,及移工仲介專注服務三贏的目標。

footer logo

Copyright © 2024 興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lly SEO